1月5日,蘇州市“新年第一會”數字經濟時代產業創新集群發展大會召開。蘇州發布《推進數字經濟時代產業創新集群發展的指導意見》等相關政策,加快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全球影響力的創新集群,推動產業經濟向創新經濟躍升、產業大市向創新強市邁進,全力打造全國“創新集群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城市。“十四五”時期,蘇州將動態投入超1000億元專項資金,用以支持數字經濟時代產業創新集群發展。
“這次大會召開很及時,讓我們更好擁抱數字經濟時代!”“大會推出很多政策舉措,釋放出很多信號,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大會傳遞出新的“沖鋒號”,讓與會專家、企業代表倍感振奮。
徐志強 攝
“新賽道”“主賽道”上加速跨越
亨通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崔根良說,2022年,蘇州新年第一會,聚焦“數字經濟時代產業創新集群發展”,把蘇州放在全球創新格局中來謀劃發展,這是蘇州市委、市政府統籌全局、把握機遇、決策精準、推動蘇州全局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舉措。亨通圍繞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里面的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技術,不斷加大研發攻關,加快關鍵技術科技強鏈、供應鏈缺鏈補鏈、價值鏈升級延鏈。有黨委政府的關心和支持,我們更有信心打造全球領先、全產業鏈自主可控的光纖通信先進研發及制造產業生態集群,爭取在未來五年內,每年培育一家創業板、中小板上市公司。
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光與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崔錦江說,近年來,蘇州醫工所在數字醫療領域展開系統布局,建設大數據中心、開展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等方向的研究;依托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布局建設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科技產業示范數據中心,為國家診療裝備領域戰略研究和醫療器械產業創新發展提供支撐;強化創新引領,努力解決我國醫療裝備領域關鍵原材料核心部件長期受制于人的“卡脖子問題”。在數字經濟新賽道,今后將繼續搶抓機遇,在產業集聚、產業孵化等方面實現更大發展。
“蘇州拿出一千億的專項資金支持,氣魄大,非常令人振奮。”蘇州康乃德生物醫藥有限公司是一家臨床階段生物制藥公司,公司總裁潘武賓說,新藥研發需要10年乃至15年的長期過程,涉及不同學科專業交叉,需要各個環節共同開發創造價值,包括服務外包、金融、法律事務等,只靠一家企業去對接會很艱難,需要整個創新生態的營造,這次大會出臺不少政策舉措,我們將好好學習、深入挖掘。在創新平臺方面,企業將打造重點實驗室,不斷提升新藥研發效率,讓更多患者受益。與此同時,從企業運營到商務溝通,數字經濟在疫情下已經釋放了強大能量,企業還將推動數字經濟賦能研發環節,更好地擁抱數字經濟時代。
王亭川 攝
緊密聯動推動創新高效協同
中科院蘇州納米所黨委書記鄧強說,在數字經濟時代下加快打造高水平產業創新集群,促進創新主體廣泛聚合、推動創新活動高效協同,是推進蘇州高質量發展、筑牢制造業長板,贏得持續創新優勢的重要抓手。產業創新集群凸顯系統優勢,是贏得產業競爭優勢的內在必然。我們將加強協同、主動服務,為推動姑蘇實驗室和蘇州產業創新集群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蘇州在創新發展的氛圍營造方面,一直做得很好。以先進材料領域為代表的產業研發平臺、隊伍,創新區域性文化走在了全國前列。”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羅宏杰說,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著力于打通材料科學到技術轉化的關鍵環節,目前已初步建成材料分析表征、材料大數據等公共服務平臺。通過“項目經理制”在材料相關領域建設25家專業研究所。與材料制造及應用龍頭企業共建70余家企業聯創中心,協助企業達成技術合作166項。開展了10余項由院士牽頭的戰略研究項目,啟動了一批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的重大創新項目。在團隊建設方面,人員總規模已達1600余人。羅宏杰說,我們將繼續堅持市場、技術雙驅動,按照市場機制整合多方資源,多學科領域技術人員共同參與,組建技術研發性企業,努力將實驗室技術源源不斷地打造成下游企業可以直接使用的系統解決方案,為蘇州打造材料創新創業高地貢獻更大力量。他說,“絕不關門搞科研,我們將加強滬蘇協同創新,集聚長三角乃至全國與全球的創新資源,努力將蘇州打造成全球材料創新策源地。”
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表示,蘇州市委、市政府適時提出大力推進數字經濟時代背景下產業創新集群發展,既是瞄準了新賽道,也是確定了主賽道。作為扎根蘇州、深耕蘇州的大學,面對新形勢、新任務,蘇州大學將堅持校地融合發展方向,推進名城名校緊密聯動、匯聚合力,形成“名城育名校,名校潤名城”互動發展新格局,加快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華雪根 攝
時不我待加快創新發展
“這次大會發布的政策,對于蘇州企業既是一種號召,也是一種鞭策。我坐在會場,有一種坐不住的感覺。”蘇州能訊高能半導體有限公司總經理任勉說:“我們能訊愿景是為信息與能量傳輸提供高效能半導體,讓智能世界自由互聯。我想,公司只有投入更多的人財物,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加大創新,才能化壓力為動力!”
創立于2011年的蘇州能訊高能半導體有限公司,率先在中國開展了寬禁帶半導體氮化鎵(GaN)功率半導體芯片、器件及模塊的研發與商業化,具備了在氮化鎵芯片技術、規模生產、穩定運營等多維度的核心競爭力。任勉認為,半導體產業是一個資金、技術密集的產業,政府層面加大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是非常重要的,對于未來的發展,財政資金發揮引導和撬動作用,動員和鼓勵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入到半導體的產業發展中來,更大力度營造出創新創業的生態環境,有利于蘇州企業更好更快發展。
“我們公司車載揚聲器在全球乘用車及輕型商用車市場的占有率為12.64%,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這次大會,我感到要加快與中科院合作,在聲學領域把創新做得更好!” 走出會場,蘇州上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周建明抑制不住振奮的心情。他說,公司積極與眾多高等院校建立了廣泛的產學研合作模式,有效整合現有資源,包括已有成果和人才,在汽車行業向新能源、智能駕艙、自動駕駛方向加快與提升全球汽車行業同步設計與開發的能力,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蘇州市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2022年行動計劃》在大會上發布,蘇州市工信局牽頭推出“智改數轉”的“十大行動”。周建明說,智能制造是公司創新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撐點。公司運用智能化、數字化改造升級,實現整個生產過程中的信息透明化和數字化,優化了全局生產的制造流程,實現從產品訂單開始、直到產品交付的整個生產管理流程自動化。通過導入了IMS系統(生產智能化追溯系統)并與SAP、PLM系統的全面集成,從物料下單到包裝出貨,全部通過IMS系統進行監控追蹤,通過二維碼標簽實現零部件到產品的正反向追溯調查,全面打造工業4.0數字化精密智能裝配。
(蘇報融媒記者 張曉亮 張帥)
本篇文章共有1頁 當前為第 1 頁
回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