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建言獻策傳遞百姓心聲,履職盡責扛起使命擔當。2022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在過去一年的履職中,住蘇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關注哪些領域?做了哪些推進工作?《代表委員履職記》今日發布第四期。
站在盱眙縣石馬山上,俯瞰腳下的有機果園,昔日荒蕪的石馬山如今已飄滿果香。在全國人大代表李葉紅的眼中,這里正在徐徐展開一幅“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現代農村發展藍圖。
如何加強農民生活保障、推進鄉村振興,這是李葉紅代表履職9年時間里無時無刻不在關心的問題。
攻技術——“學會新技術才有新發展”
由于疫情的原因,位于石馬山腳的北山村農業生產受到影響,尤其是傳統的種植養殖戶急盼找到新的出路。
作為盱眙縣石馬山生態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李葉紅以自身企業為發力點,一方面自己主動學習相關種植及栽培技術,并進行反復試驗;另一方面從外地引進優良品種,采取在丘陵上種植碧根果、在林間套種中草藥等措施,同時高薪聘請10多名科研人員進行技術攻關,最終在種植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讓農民學會新技術,才能讓農村有新發展。”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李葉紅深知要努力通過技術創新帶動周邊百姓共同致富。她鼓勵村民定期參加技術培訓,掌握最新種植知識。同時,李葉紅引進的優良栽培品種也為當地村民帶來了更多致富機會。
2021年盱眙縣農民豐收節上,李葉紅公司生產的碧根果、陽光玫瑰葡萄和瓶裝蜂蜜等都很熱銷。“村民們有想學習種植的,也有想來山上幫忙打理的。學種植我技不藏私,來幫忙我盡力保證待遇。”李葉紅熱情地說。
興產業——拓寬農業轉型新格局
“產業化發展是方向,要建立產業化經營聯合體。”李葉紅說。
“春賞花、夏避暑、秋品果、冬暖陽”,是李葉紅針對水果產業鏈發展提出的主題。她打造了集林業種植、農產品深加工、旅游體驗為一體的生態產業園,圍繞“特色產業規?;?、生產基地景區化、生產技術標準化、生產服務社會化、產品營銷品牌化、精深加工園區化”進行孜孜不倦的探索。
同時,李葉紅認為,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它的轉型發展還應在“綠色有機”方向上發力,這對于促進和實施健康中國戰略、鄉村振興戰略也具有重要作用。去年,她提出開展“有機肥行動”,推動發展綠色農業,探索符合區域特點和地方特色的綠色發展模式。通過逐年增加有機肥使用量、減少化肥使用量、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等措施,確保生產出健康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促進農村經濟協調發展,這項建議也為農業產業轉型發展提供了有益思路。
擔職責——為農業轉型建言獻策
“作為人大代表,就要為人民謀出路,為社會謀發展。”在李葉紅看來,提出高質量的議案建議,才是代表履職的正確打開方式。
她先后提交了《關于加快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的建議》《關于提請加快推進建設淮河生態經濟走廊的建議》《關于扶持盱眙打造淮河入湖口洪澤湖南部旅游休閑度假區的建議》等,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將基層生態農業現狀向上反映,爭取國家更大力度支持,推動生態農業加快發展。
這兩年,李葉紅比較關注解決種源問題和農業企業的融資問題。在她看來,農業企業加快轉型步伐的前提是要解決好融資難的問題。2021年,她在《關于加大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的扶持力度的建議》中提出,要擴大人才引進、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給予部分土地指標和加大農業電商平臺支持力度。
對于今年兩會,李葉紅充滿期待,她希望自己的建議能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希望能在促進農業轉型、加快新農村建設中貢獻一份力。
本篇文章共有1頁 當前為第 1 頁
回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