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使用的是什么武器?”“某一回中,孫悟空經過了什么洞遇到了什么妖怪?”“雙減”落地,中小學對名著閱讀愈加重視,卻也存在考查形式化、表面化的問題。“名著閱讀的應試傾向極大影響中小學生閱讀動機和實際成效,使經典閱讀背離了初衷。”全國政協委員、揚州市政協副主席董玉海說。
對此,2022年全國兩會,董玉海提出了《關于避免應試化傾向,給中小學生閱讀名著“減負”的提案》,經過調研,他發現很多中小學考查學生閱讀成效的考點大多落在主要人物、重要情節的掌握上,且市面上還有名著閱讀專門應試教輔用書,羅列大量無意義的模擬考題。
“對名著細節的死記硬背占用了中小學生大量的閱讀時間,對細節的關注忽視了對內涵的把握,而且對細節的識記無助于思辨能力的提升。”董玉海說,名著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在于其具有深刻的精神內涵和超越時代的現實意義,能夠引發閱讀者的體驗、聯想、想象,而過多地“摳細節”、死記硬背,對其進行支離破碎的解析,則是忽略過程、忽略體驗,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無異于舍本逐末。
對此,他建議名著閱讀不能舍本逐末,要回歸課標原點,在具體的閱讀指導和考試中,應抓大放小,重點關注和考查學生閱名著的整體體會及相關的言語智慧。同時,還要限制并降低名著識記類知識的考查范圍和比例,也要強化中、高考命題中對學生語言能力、閱讀體驗和思想情感方面的考查。
不止對關注名著閱讀的“應試化”問題,董玉海還特別關注“雙減”下中小學教輔材料浪費的現象。通過調研,他發現,許多學校新發的教輔材料基本不用,每學期,老師會陸續開單子要求學生購買需要的教輔材料,同時,還有教輔資料需要學生自行打印,這些會造成教輔資料浪費,不僅不符合環保要求,還會對學生家長造成經濟壓力。
對此,他建議要查核教輔材料捆綁銷售、強制或變相強制購買等行為,對不合規定的要正本溯源,堅決予以糾正。同時,在征訂教輔材料時,要充分征求家長意見,尊重老師意見,讓學生教輔用書更科學實用,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 政協報道組
本篇文章共有1頁 當前為第 1 頁
回到
頂部